看剧中的鄙视链,为什么看美剧的说韩剧幼稚?
电影,就是现实社会的缩影。
鄙视链
在追剧圈中,一直有一个鄙视链存在:看美剧的看不起看日剧的,看日剧的看不起看韩剧的,看韩剧看不起看港剧的,看港剧看不起大陆剧的。
这个鄙视链,是网上最主流,也是最“政治正确”的言论,尤其以都市职场小白领,看美剧似乎看出了优越感。
可以说电影其实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缩影,就可以从中看到社会中的普世价值观。
若让我说一个美剧的主要问题,那就是美剧太幼稚。
不是说剧情幼稚,而是里面的人幼稚。
是的,美国人太幼稚,放眼望去,全是一张张没有受到过欺负的脸。
羁绊
美剧幼稚,那韩剧与美剧不同的地方在哪?
提到韩剧,你可能会想到:车祸、癌症、治不好。又或者是霸道总裁爱上前台小妹之类的。
剧情看上去非常幼稚,但与美剧不同,韩剧中的每个人,都被一张隐形的关系网束缚着。
在这张关系网下,每个人都被限制着自由,限制着享乐。
每个人都束缚在这张网下,而无法逃脱。
这张网是什么?是责任,是对社会的责任,对朋友的责任,对家庭的责任,对父母子女的责任,对配偶的责任。
比如之前《与神同行》这部电影,中国儒家的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,反映在影视剧中,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网中的一条细线。
一条条细线织成整个社会关系网。
宗教,就是道德的标准、行为的指南。
在现实生活中,你知道要孝敬父母,教养子女,恩怨情仇,宗教中自有其中的一套逻辑。
幼稚
东亚儒家文化文化圈,应该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一群人了。
在努力工作的重压之下,每个人都不是快乐的。
藏在面具深处之后的真实情感,带有一些哀伤。
就算开心的时候,也不会无缘无故脑残弱智般的乱笑。
你要看美剧呢?完全不是这样的,不用努力工作,没有压力,也没有苦难与积累,只有没心没肺的玩。
比如《大爆炸》、还有之前的《老友记》,里面的人要做的事,只有玩。
你说一群高智商的天才,不考虑攒钱首付买房子,整天看漫画打游戏,幼稚不幼稚啊?
整个美剧贯穿的就是弱智与幼稚,不是剧情幼稚,而是里面的人幼稚,反应出来就是美国人幼稚。
美剧中的角色,每个人都在没心没肺的玩,每天派对喝得醉醺醺的。
未来该如何呢?不知道。
家族之间的羁绊呢?不知道。
美国人似乎都是“独立”的,家族链非常短,往往只有1层。
年轻人啊,你要知道正是因为你的祖先克勤克俭的奋斗,才能有你们今天没心没肺的玩耍。
二战结束后,韩国人均GDP从30美金到如今3万美金,从你的1%升到你的50%,在你没心没肺玩的时候,别人正在埋头苦干。
你说,你不是幼稚是什么?
美剧
所以我们总说“资本主义生活都是腐朽堕落的”,你以为是白说的么?
电影是现实社会的缩影,你看美剧这么有代入感,这么喜欢美国的生活氛围,难道是想和他们一样的生活方式吗?
如果你希望的就是及时行乐,这就意味着你抛弃了责任,放弃了努力和奋斗。
这与美国刚建国时“清教徒”克勤克俭的生活方式,是完全相反的的两种价值观。
在以前的影视剧中,是有《肖申克》、《幸福来敲门》,这种忍耐苦难的价值观的。
清教徒认为人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,他们限制一切纵欲、享乐甚至消费行为。
在“放纵派”眼里,清教徒就是异类,人生苦短及时行乐,你奋斗一生到底为了什么?
可你看到清教徒眼神之中的不屑和鄙视了吗?
“放纵”、“及时行乐”,和畜生有什么区别?
文明的竞争就像一场长跑,你追我赶。
在鸦片战争之后,我们发现我们和西方列强,是天与地之间的差距。
如今,华夏文明正在复兴,与第一的国力逐渐拉近。
超越第一,也许在你有生之年就可以看见。
再过几十年,第一则会像当年的罗马,最终被自己眼中蛮族征服。
很多留学生到了美国,发现就是融入不了美国的社会环境,你口音再像,西餐咖啡礼仪学的再精通,他们还是一看就能看出你不是美国人,你和他们不是一伙的。
如今的种族歧视不是歧视黑人,如今最受歧视的是亚洲人。
你看华裔无论到哪个国家,首先第一件事是什么?找房买房,必须还是学区房。
上班工作加班什么就不用说了,人家看你每个月第三周了,工资还有剩余,他们不认为你是美国生活方式。
美国文化又不只是西餐和咖啡,“美国”是一种生活态度。
汉人骨子里的基因压根就和“及时享乐”冲突,你是永远也学不会的,你又何必非得去学。
日、韩
韩国受到中国文化影响,其文化背景,几乎和中国儒家文化圈一模一样。
只不过韩国多了一些历史传承气息,没有出现过文化断层。
韩剧展示出的,更像一个现代版的“儒家”氛围。
与日剧不同,韩剧还会出现霸道总裁爱上前台小妹,实际上说明这个民族心中还有希望,还在追求幸福与理想。
反观美剧,美剧对于“家庭”、“幸福”的定义,只不过是父母不离婚,有一个非单亲家庭。
就连父母赔孩子去游乐场、去参加孩子的校园活动都成了奢求。
我们之前提到过,如今的日本陷入了低欲望社会,日本这个国家什么都有,什么都完美,就是没有希望。
日韩两国,都是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发展起来的,但日本的民族性,让日本这个国家显得怪怪的。
学的太像,往往也容易走向极端。
所以反应到日本的影视剧里,就是压抑,压抑到变态。
日本人本来就没有希望了,反映到影视剧里也是灰暗的。
日剧主人公总感觉有一种说不清的颓废的感觉,不像美国电影,最终一定是happy ending。
唯一的希望就是动漫里的初中生和高中生,拯救世界的永远是高中生。
要是走向社会了呢?不知道,成年人没有了欲望,也没有希望,
所以日剧里面,男女主人公也都不太正常,而且往往到最后,是肯定不会在一起的,没有理由,硬是分开,绝不会圆满大结局。
所以还是少看为妙,免得感染上颓废的生活态度,最终心理变态。